認識憂鬱症
憂鬱症是一種陰霾般的低潮,情緒籠罩的心理疾病,
宛如織網般地難以揮去,
而不是一種短暫可消失的情緒低沈,
人是情感的動物,心情自有起伏,
因此難免有低落消沈,沮喪的時候,
在每個人一生中,
或多或少都會碰到極大的挫折與壓力或因人際因素,
特別是情感事件家庭的因素,經濟上的因素、
工作或學業的困擾等諸多壓力事件情緒無法獲得有效的抒解,
週而復始一再累積,很快就會產生憂鬱的情緒,
大部分人情緒低落一陣子後,可以再開朗起來,
但少數人因為遺傳因子或個性(包括不適當的想法)使然,
再加上壓力的累積,
日常生活瑣事的所造成的壓力累積或遭逢特別大的壓力事件,
而又缺乏適當的情緒調節與良好的社會支持,
會將情緒狀態延伸為一種病態,
以致於心情都受到影響,於是產生無法脫離的低落情緒,
嚴重者甚至以自殺結束寶貴的生命。
〈憂鬱症的症狀〉
憂鬱症的症狀是多樣化的,
病患的感受及症狀的描述亦隨著憂鬱症的
輕重程度,病程與年齡等因素而不同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的症狀:
(一).生理方面症狀
胃口變差,食慾減退或增加體重明顯減輕或增加,
失眠或嗜睡,幾乎整天都極度疲勞與缺乏能量,
精神或動作反應激動或遲滯、性慾降低、
頭痛、頭昏、眼睛疲勞、眼角酸痛、口渴頸部酸痛、胸悶、
呼吸不暢、胸痛、腹脹、頻尿、身體酸痛、腰酸痛、
盜汗與便秘感或一天數次大便等。
(二).心理方面症狀
憂鬱、沮喪、心情盪到谷底,無望、易流淚、悲傷、
激動易怒、害怕與恐懼、寂寞、無聊、感情淡薄、
對自己不滿意、滿足感減少、興趣明顯減退、
失去幽默感、低估自己能力、悲觀、自我譴責,
常感到罪惡感或無價值感、低自尊、容易感到挫折,
社交退縮、時常健忘、思考、注意、決斷力減退或猶豫不決、
意志喪失、作業效率或生產力皆減少、
自殺意念及行為、胸部沈重苦悶與強迫回想舊事等。
(三).下列行為是孩童與青少年期常見的症狀
功課突然退步,突然開始坐立不安,身體動作突然變慢,
講話音調變單調或變得沈默不語、
無法解釋地情緒激躁無法解釋地常常哭泣、
常常顯得很害怕或緊張,突然變得有攻擊性、
有反社會行為、開始使用酒精或其它成癮性物質、
常抱怨身體某部位疼痛不適卻又找不到病因 。
(四).嚴重的憂鬱症患者
則因伴隨,無用妄想,罪惡妄想、懲罰妄想、疾病妄想、
貧窮妄想、幻聽等症狀,常易使醫師誤診為─精神分裂症
(五).如何覺察憂鬱症狀
憂鬱症的症狀當中,最主要的症狀是憂鬱情緒,
然而憂傷情緒的表達可能不被容許,
進而被壓抑下來或加以否認導致不易被覺察到,
所以憂鬱的人,其症狀的表現常常不是以憂傷情緒為主,
反倒可能只是抱怨有很多身體症狀,
如:身體酸痛,而不提及憂傷的感受,
有時可能很容易大發脾氣持續地憤怒或與人爭吵等,
來表現內在憂鬱情緒症狀,
不過憂鬱情緒通常可經由進一步的晤談而引出,
此外,憂鬱者的面部表情如:
「嘴角下垂、沒有笑容或笑得很勉強」。
(六).行為舉止方面
無法安靜坐著,踏步、絞扭雙手;語言思考及身體動作變緩慢,
語言的音量、抑揚起伏話量、內容多變性等皆減少,甚至緘默不語,
仍可推斷他們正有憂鬱心情,
因此若您發現周遭的人有某些不對勁的表現,
可能要特別注意他的一舉一動,或與他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,
誘導他去多談一談自己的困擾,
並且給予適當的社會支持與幫助他尋找適當的求助管道。
(七).另外一個主要症狀
是失去興趣,患者或許會說出類似於:
對原來嗜好的興趣減退、再也提不起勁,
對以往的娛樂不再感覺愉快、什麼都不想做的話,
家人通常可觀察到社會退縮的表現或放棄消遣活動,
某些憂鬱者對性的興趣或慾求明顯減少,
其他症狀包括,睡眠問題(失眠或嗜睡),失去活力或極度疲勞,
對自己價值,持有不實際的負面評價如,認為自己一無事處,
對於過去小小的失敗,有罪惡感,
或一再回想如,對於丟掉一把便宜的傘就一直自責,
抱怨自己容易分心、記憶困難或健忘,
從事需智力配合的學業或職業時經常表現不如往常,
或者抱怨以前所學的知識或技巧已經用不出來了,
甚至擔心智力退化,
在兒童青少年學業成績急轉直下,
在老年人,可能主要抱怨是記憶困難,
有時可能被誤認為是癡呆的早期徵兆,
如果這些憂鬱者的重鬱發作被成功地治療,
那麼記憶通常可完全恢復。
編後感想
面對越來越多的憂鬱症
特別轉載編輯此篇與你分享,心量大憂鬱症是不會來找你的
但是從小的成長環境與家庭教育,都會影響人格發展,
所以現在國小早晨的讀經與靜思語,
真是功德無量,打開小孩的心扉
〈本文取自網路編輯─願與你分享 圖檔:─薇妮〉
|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