青玉案


 


《青玉案·元夕》為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所作,


詞從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,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、


超群拔俗、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,寄託著作者政治失意後,


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。


 


原文/青玉案


東風夜放花千樹。更吹落,星如雨。


寶馬雕車香滿路。


鳳簫聲動,玉壺光轉,一夜魚龍舞。


蛾兒雪柳黃金縷,笑語盈盈暗香去。


眾裡尋她千百度。


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,燈火闌珊處。



作品譯文


夜晚的東風將元宵的燈火吹得如千樹花開,


更讓煙火看來是被吹落的萬點流星。


華麗的馬車香氣洋溢在行駛的路上。


鳳簫吹奏的樂曲飄動,與流轉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互相交錯。


整個晚上,此起彼伏的魚龍花燈在飛舞著。


美人的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,身上穿著多彩的衣物,在人群中晃動。


她們面帶微笑,帶著淡淡的香氣從人面前經過。


我千百次尋找她,都沒找到她,不經意間一回頭,


卻看見了她立在燈火零落之處。



文學賞析


這首詞的上半闋寫正月十五的晚上,


滿城燈火,盡情狂歡的景象。 


 東風夜放花千樹,更吹落,星如雨


一簇簇的禮花飛向天空,然後像星雨一樣散落下來。


一開始就把人帶進火樹銀花的節日狂歡之中。


東風夜化用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,千樹萬樹梨花開。


寶馬雕車香滿路:達官顯貴也攜帶家眷出門觀燈。


跟下句的魚龍舞構成萬民同歡的景象。 


 鳳簫聲動,玉壺光轉,一夜魚龍舞


鳳簫是排簫一類的吹奏樂器,這裡泛指音樂;


玉壺指明月;魚龍是燈籠的形狀。


這句是說,在月華下,燈火輝煌,沉浸在節日裡的人通宵達旦載歌載舞。



下闋仍然在寫元夕的歡樂,且一對意中人在大街巧遇的場景。


只不過上闋寫的是整個場面,下闋寫一個具體的人,


通過他一波三折的感情起伏,把個人的歡樂自然地溶進了節日的歡樂之中。 


 蛾兒雪柳黃金縷,笑語盈盈暗香去


這一句寫的是元宵觀燈的女人,她們穿著美麗的衣服,


戴著漂亮的手飾,歡天喜地朝前奔去,所過之處,陣陣暗香隨風飄來。


雪柳是玉簪之類的頭飾。 



 眾裡尋他千百度


(這人)對著眾多走過的女人一一辨認


(但沒有一個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)。 


 


 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


偶一回頭,卻發現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處。


 


燈火闌珊勿作良夜將逝解,


燈火闌珊雖然是燈火漸漸散盡的意思,


但這兒說的是天空飄灑下來的禮花,快接近地面時早已熄滅散盡,


所以即使頭上有流光溢彩,站立的地方卻是昏暗的。


 


同時,還有一種說法認為:


站在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,是對他自己的一種寫照。


根據歷史背景可知,當時的他不受重用,文韜武略施展不出,


心中懷著一種無比惆悵之感,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賞。


也就像站在熱鬧氛圍之外的那個人一樣,給人一種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覺,


體現了受冷落後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風。



作為一首婉約詞,這首《青玉案》


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,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。


詞從開頭起東風夜放花千樹,就極力渲染元宵佳節的熱鬧景象:


滿城燈火,滿街遊人,火樹銀花,通宵歌舞。


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,而是為了反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的與眾不同


此詞描繪出元宵佳節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,梁啟超謂自憐幽獨,


傷心人別有懷抱。認為此詞有寄託,可謂知音。


上片寫元夕之夜燈火輝煌,遊人如雲的熱鬧場面,


下片寫不慕榮華,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。


美人形象便是寄託著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。


眾裡尋他千百度,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,燈火闌珊處。


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,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,


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。


 


滿山紅遍部落格


歡迎您的蒞臨,如果您欣賞滿山紅遍 PO的文章,也請您正確引用帶走,


保持文章整體完整性, 文章內容禁止修改盜用,如有觸犯必定加以追究,


別讓它成為孤兒,閣下若能配合板規在帶走文章,若不能配合還堅持盜文


本格會將您的盜文動機PO上來,滿山紅遍再次呼籲,也希望您能自重。


『本文章一律謝絕隱藏,此告示若刪除將視為竊文』





 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牛 的頭像

    牛之家

    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