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otobucket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音畫 - 清風分享
文章摘自:商業周刊第977期 作者:李盈穎、劉承賢、賀先蕙


孩子們正遭受「溺愛病毒」的攻擊!
他們擁有的物質比上一代多5倍,
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。
然而,他們卻不滿足,還出現負向行為。
愛孩子容易,用對的方式去愛,卻很難…
有一種病毒,正在全球各個角落肆虐,
對著孩子們發動攻擊。

如果你是個非常疼愛孩子的父母,小心了!
這個病毒的感染源不在空氣中,
被感染也不會發燒、嘔吐,
但日子一久,孩子可能出現七大負面人格特徵:
驕傲、憤怒、妒嫉、懶散、暴食厭食、陷溺、貪婪,
從而影響一輩子的競爭力。
現象:千禧之子常見被溺愛兒童症候群。
這個病毒帶來的症狀,名叫被溺愛兒童症候群
(Pampered Child Syndrome),
感染源只附著在父母身上,
在1980年以後出生的孩子們,發病率尤高。
這已成為2000年以來全球兒童教育界最憂心的現象。



卡拉(Carla Wagner),十七歲,美國佛羅里達州學生。
這一天,她用美國運通金卡消費了一杯龍舌蘭,
酒後,她駕著Audi A4揚長而去,撞到了一位女學生。
當法院打算以酒醉駕車以及傷害的罪名起訴她時,
她的父母問法官:「那麼,卡拉今年夏天
是不是還可以像往年一樣到巴黎度過夏天?」

這是2001年8月,美國《時代》雜誌封面故事
「Power Struggle, who's in charge here?」裡的
真實案例,該主題係探討美國小孩
被溺愛及父母企圖扭轉這個風氣的情況。

2005年10月,英國《泰晤士報》也刊出一篇專文:
「如何終結被溺愛兒童症候群?」
(How to end spoilt brat syndrome?),
文中提到一個案例:「她,只有十三歲,
已經有了第一次性經驗,用違禁藥品,自殺過一次,
每次離家出走都要好幾天才回去。」

你可能會認為,這個少女成長於暴力家庭,
事實不然,
她的父母受良好的高等教育,總是細心呵護,
給她一切她所要的,讓她成為家中的「老大」!
這個女孩,正遭受「被溺愛兒童症候群」的侵襲!

調查:三分之二父母承認孩子被寵壞不止英、美國,
這股病毒也入侵了台灣。



阿文(化名,編按:根據〈兒童及少年福利法〉,
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時,
媒體不得報導該兒童及少年之姓名),
基隆某國中三年級學生。

國小時,他很聰明,父母極度寵愛。
一次他欺負同學,老師請父母來學校。
他的父親,從BMW座車下來,就怒氣沖沖直奔找導師,
母親則穿著水藍色碎鑽小禮服,隨後跟來。
父親劈頭說:「我的兒子,我很了解!」

母親再說:「我家阿文很乖,
一定是有人激怒他,才會欺負人。」

阿文就這樣一直被護著進入國中。
國一時,阿文的學習狀況有了變化。
數學老師發現他連簡單的運算都不會,
請父母來校了解狀況,導師說:
「也許他要去檢定一下智力…」

話還沒完,阿文父親拍桌:「你腦袋才有問題!」

升上國二,父母這時才意識事態越來越嚴重。
父母決定帶他去鑑定。
鑑定結果出爐,醫生說:
「阿文是抗拒學習,而且懶惰,造成智力退化。」

夫妻倆回想著過去一味稱讚阿文的結果,
竟讓兒子變成這樣,
兩人愣在原地,久久不能言語。



過去,人們總高唱「給孩子的愛永遠不嫌多」。
但如今,過多的愛、不當的愛,卻讓孩子們失去競爭力,
甚至產生負向性格。

以下六個數據,分別來自2001年哈佛大學的研究、
2001年CNN及《時代》雜誌聯合進行的民調、
2002年美國非營利公共意見 研究團體Public Agenda的調查:
一、80%的人,都認為今天的孩子
比十年或十五年前被寵壞了。
二、三分之二的父母承認自己的孩子被寵壞了。
三、75%的人認為,現在小孩比以前做更少的家事。
四、只有9%的成人認為,他們在公共場所
看到的孩子「對成人有所尊重」。
五、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師,因為「無法忍受」學生的行為,
認真的考慮離開教職,或他們知道有人因此離職。
六、也是最驚人的數據,1984年時,
孩童可以影響父母達五百億美元的消費。
到了2001年,這個數字達到三千億美元。

更進一步推論,父母給孩子的物質享受,
比上一個世代整整成長了五倍!
(編按:這段期間兒童人口數僅成長15%)
這些數據共同指出一個現象:
孩子對父母的控制權越來越大,
但其被寵壞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。



五倍的愛,五倍的物質,孩子消化得了嗎?
病源:嬰兒潮後期出生的父母易溺愛子女
兒童心理學先驅、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.金德倫
(Dan Kindlon),以美國九所學校逾千戶家庭為樣本,
研究四至十九歲兒童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後,提出一份報告。
該報告指出,嬰兒潮後期陸續誕生(1955至1979年)的父母,
很容易變成溺愛的父母,他將其稱為「溺愛世代」。
原因有三:一、他們在物質上比上一代富裕;
二、孩子生得少;三、他們揚棄權威的教養方式。

在溺愛世代的家庭,
美國的平均孩子數目已從四個變為兩個;
台灣每個家庭孩子數則僅1.18人,
他們的孩子享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愛。
而這一代的父母,過去都被權威方式管教,
因此他們質疑權威,如今他們選擇與兒女做朋友、
採取寬鬆的教養方式。
這群溺愛世代生下的孩子們(1980年以後出生)
被稱為千禧之子Millennials,
被譽為「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代」,
因為他們擁有最豐富的資源。

根據統計:
這群孩子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房間裡有個人電腦、
三成兒童及五成青少年房間裡有電話。
他們讓父母或爺爺奶奶帶著到全世界旅行,
而且以前屬於大人的活動─出外用餐,現在變成全家人的事;
有90%的父親會進產房看孩子誕生。
隨著家庭的收入越多,
他們到倫敦聽大笨鐘鐘聲、到巴黎塞納河乘船、
到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餵鴿子的機會就越高。



癥結:民主與溺愛,一線之隔
千禧之子,是歷史上得到父母最高注意力的兒童,
然而,越多的愛,越多的物質,
卻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副作用。

根據教育理論,
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四種類型:民主、權威、溺愛、忽視,
此分類係根據父母付出的
「溫暖、支持」,與「指導、要求」程度而有所區別。
其中,民主型父母,是最佳管教方式,
他們既給孩子充分的「溫暖、支持」,
又給予適當的「指導、要求」,
孩子因而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與尊重,
同時發展出高度的自我接納與個人控制。
但一不小心,民主型可能就會變成溺愛型父母,
兩者常常只是一線之隔。

輔大兒童與家庭學所副教授陳富美指出,
若只是一味給予「溫暖、支持」,
卻未給予「適當的指導、要求」,
賦予過度的自由,將變成溺愛型父母,
孩子無法制止本身負向、不合理的行為,
自我接納能力也低。

而溺愛型父母又可再分為兩類:放任,或過度保護。
前者沒有為孩子設定規則,接受孩子所有的欲望和行為。
後者則主動代替孩子解決問題,
沒有提供孩子嘗試錯誤的機會。



台北現場:怕廁所不乾淨,菲傭陪伴上學鏡頭
轉到台北的大安社區。
八歲的Angela(化名),頭髮整齊的程度如同一把利劍削過。
她的父母常常出國,收入屬中上程度,
但因她是獨生女,從小備受寵愛。
平常她的打扮都是配套好的,
花色蘇格蘭裙,肯定搭配相稱的素色上衣,
襪子樣式絕不會搶走上衣的風采,腳踩的是ELLE童鞋,
連包包款式、該斜背、側背,都有講究。

她的人生被父母安排得十分完善,
連上廁所這件事也不例外。
她就讀仁愛國小一年級時,
每週二中午,菲傭為她送便當。
只見菲傭迅速的跑進教室、放下便當,
牽著小Angela的手,兩人來到廁所前。
菲傭一間間敲開廁所的門,
「太暗、地上有水、馬桶上有黃漬」的都被淘汰。
如廁完後,菲傭幫她整理衣服,
接著把她拖到洗手台,用肥皂搓了兩分鐘之久。
小Angela的媽媽要求她:學校廁所不夠乾淨,
若想上大號,盡量忍住不要在學校上,免得「處理不好」。
但一年下來,她還是決定將女兒轉到廁所更乾淨的康橋國小。

逢年過節的時候,Angela的媽媽一定認真打點,
從接車的阿姨、司機、到外籍課程老師、導師等十幾人,
都送上高檔禮品。
因為這些錢可保證她的女兒坐上校車最好的座位;
一旦在校有任何異常,老師總是第一時間回報、
聯絡簿的留言也總比別人多得多。

房間有人掃、上廁所有人伺候、出門有人接送,
Angela能做什麼呢?
常常,她讓自己變成一座雕像,不發一語。
她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,已經完全被剝奪了。



大陸現場:兒子打媽媽巴掌說「雞腿是我的!」
不只台北,在上海的地鐵車站裡,有很多「地鐵父母」。
上海的地鐵有三層,最底層是搭車處。
這天,一位爸爸在車站外買早點,他拿著手機,
氣急敗壞對著另一頭的太太說:「叫你先去排隊買票啊!
上什麼廁所?萬一兒子來不及怎麼辦?」

說著邊掏錢、邊罵、邊揮手叫兒子先去月台等。
原來,上海父母為了讓寶貝兒女省時間,
夫妻兩人分工合作,一人買早點,一人買票,
好讓孩子不用浪費時間,多個十分鐘看書。

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曾說過一個小故事。
他第一次回老家祭祖時,包了一輛計程車。
當天,郭台銘趕夜車,從山西南部夜渡黃河。
晚上十點多,月光瀉了一地,
司機跟郭台銘坐在黃河邊聊天,聊啊聊啊,
司機先生竟哭出來了。

原來,這司機每天賺了錢,只吃兩個饅頭、兩根蔥,
但為了孩子,他一定會買根雞腿回去給兒子吃。
有一次,他生病了,妻子把兒子的雞腿給他吃,
兒子竟然打妻子一巴掌說:
「這雞腿是我的,為什麼要給爸爸吃?」

郭台銘感嘆:小孩一直以為雞腿是他的,
連他爸爸生病了,也不讓步。
這種小孩沒有感恩心,只曉得占有,
不曉得失去的滋味。



美國現場:餐廳拒收失控的小孩進門。
放任的溺愛型父母也很多。
在紐約長島,有間名為「船塢」的餐廳,
門口就曾掛了牌子寫著:
「如果你不能好好控制你的孩子,請你們不要進來用餐」

餐廳的規定則是:「No checks, no credit cards,
no cell phones, take screaming children outside. 」
(不收支票、不收信用卡、不能在裡面打行動電話,
把會尖叫的小孩帶出去)

另一個主角Dorothy(化名),
則出現在台北市中心的快樂瑪莉安美語幼稚園。
六歲的Dorothy活在母親對她百依百順的羽翼下,
在學校,只要別人不合她的意,她就用尖叫、大吼抗議,
母親對她束手無策。
每天,她帶著家裡的高級糖果,從私家轎車下車,
略仰著頭慢慢走進學校,她袋裡的糖「叮咚叮咚」碰撞發響,
「各位同學,我今天帶來的是摩洛哥可可巧克力糖。」
接著,她將糖一顆顆放在同學掌心上,
「你,哼!沒有!」只見她跟一個男孩說。

因為昨天這位小男生拉了她的辮子,今天必須接受懲罰。
Dorothy在學校,就像「蜂后」一般,
懂得利用物質發號施令。



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周文君分析,
孩子在社會互動中,最需要的就是
「妥協、分享、互動」三種特質,
被溺愛的孩子,容易喪失學習這些特質和演練的機會,
就容易自我中心。

幼稚園,是社會情境的第一關,
被溺愛的孩子因為不具上述三種特質,
容易與同儕出現爭執,隨著時間長大,
在人際交往上就會產生挫折感。
這個挫折感緊接著會帶來焦慮、憂鬱、拒學,
然後產生更多的情緒問題,甚至出現自殺、攻擊性的行為。

此外,被放任的孩子,由於將「獲得東西」視為理所當然,
通病就是「等不得」,當「無法獲得」的情境出現,
就容易出現犯罪行為。

忠告:「易開罐的愛」只會害了孩子
然而,溺愛的問題不在於愛多、愛少,而在於怎麼愛」。
愛的方法正確,孩子的行為加乘;
愛的方法不正確,錯誤的行為也更嚴重。



這樣的狀況你應該不陌生,或者,你應該見過:
全家吃飯時,父母因為愛孩子,
總是主動幫孩子夾菜,將最好的菜留給孩子,
等到孩子吃不下,父母才吃下剩餘的菜。
久而久之,孩子理所當然以為,
「我本來就該吃最好吃的菜」。
有一天,當他看到愛吃的食物,
問也不問,一口氣全盤吃光,不管其他人是否取用時,
你才發現,原來你的愛給錯了方式!

周文君分析,成功的愛,孩子不僅感受到父母的用心,
還會回頭反問母親要不要吃一口,而不是全部吃完。
這樣的愛,就沒有多餘的問題。

美國權威心理學家、哈佛大學教授羅伯.寇爾斯
(Robert Coles)曾對富家子弟進行研究,
他指出這些孩子的問題:「儘管擁有財富及特權,
可是他們依然不快樂、不滿足。」
所有的錢財、玩具、旅遊,全都不請自來。
他們已擁有許多,還想更多,得到後卻沒有很大的滿足感,
只是生出更多的欲望。
在這表象之下,充滿著糾結不去的無用感。
同樣的,因為不虞匱乏,千禧之子
也失去努力的動機、生命的熱忱。

也如同美國心理學教授索羅門.史奇莫
(Solomon Schimmel)形容希臘諸神,
後來為何變成易怒的一群:
「正因為他們要什麼有什麼,
有任何願望可以馬上實現,就變得不再有希望。」
希望,是建立在有未實現的理想、
有需要花費力氣才能滿足的需要上。
由於不需要希望而失去希望,神也會變得煩躁。
愛孩子,就別讓你的愛,變成「易開罐的愛」:
廉價、易開、隨取隨有

你的一隻
吧!


§逸荻§


Photobucket

















 

 

 

 

引用時先快速點3下複製框內の文章語法然後按"引用",
進入內容編輯區"勾選"左下角-觀看HTML 原始碼,
"貼上語法"填上文章"標題"按"發表"即可。



<p class=msgcontent align=center><a href="http://s1225.photobucket.com/albums/ee394/kuo88/?action=view&amp;current=77_faith0515.gif" target=_blank><img border=0 alt="""Photobucket""" src="http://i1225.photobucket.com/albums/ee394/kuo88/77_faith0515.gif" /></a>
<div align=center>
<table style="WIDTH: 540px" cellSpacing=3 cellPadding=0 bgColor=#000000 align=center>
<tbody>
<tr>
<td align=middle>
<div align=center>
<table style="WIDTH: 540px" border=0 cellSpacing=1 cellPadding=0 background=http://i4.tinypic.com/10gagqb.jpg>
<tbody>
<tr>
<td width="100%">
<div align=center>
<table style="WIDTH: 540px" cellSpacing=3 cellPadding=0 bgColor=#000000>
<tbody>
<tr>
<td align=middle>
<div align=center><font color=#6f5642></font></div>
<div align=center>
<table style="WIDTH: 540px" border=0 cellSpacing=18 cellPadding=0 background=http://i4.tinypic.com/10gags2.jpg>
<tbody>
<tr>
<td width="100%">
<div align=center>
<table style="WIDTH: 540px" cellSpacing=3 cellPadding=0 bgColor=#000000>
<tbody>
<tr>
<td align=middle>
<div align=center>
<table style="WIDTH: 540px" cellSpacing=1 cellPadding=0 background=http://i4.tinypic.com/10gagw7.jpg>
<tbody>
<tr>
<td align=middle>
<div align=center>
<table style="WIDTH: 540px" cellSpacing=0 cellPadding=0 background=http://farm1.i-part.com.tw/n1v1/3/7/0/7/1607073/photo/book9/12583538487913.gif bgColor=#000000>
<tbody>
<tr>
<td align=middle>
<div align=left><font color=#6f5642></font></div>
<div align=left>
<div align=left>
<table border=0 cellSpacing=0 cellPadding=2>
<tbody>
<tr>
<td width="100%" align=middle>
<p align=center><embed height=400 type=application/x-shockwave-flash width=540 src=http://i1016.photobucket.com/albums/af290/alice_yeh1113/suiyueruge.swf allowscriptaccess="never"></embed></p>
<p align=center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標楷體; COLOR: rgb(213,200,254); FONT-SIZE: 13.5pt"><font color=#ffadff><font color=#385376>音畫&nbsp;-&nbsp;清風分享<br></font><font color=#438059><font color=#57708f>文章摘自:商業周刊第977期 作者:李盈穎、劉承賢、賀先蕙</font> </font>
<p align=center><span style="FONT-FAMILY: 標楷體; FONT-SIZE: 14pt"><br><font color=#fcfae1><font color=#ffffff><font color=#ffffff>孩子們正遭受「溺愛病毒」的攻擊!<br>他們擁有的物質比上一代多5倍,<br>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。<br>然而,他們卻不滿足,還出現負向行為。<br>愛孩子容易,用對的方式去愛,卻很難…<br>有一種病毒,正在全球各個角落肆虐,<br>對著孩子們發動攻擊。<br></font><br><font color=#fcfae1>如果你是個非常疼愛孩子的父母,小心了!<br>這個病毒的感染源不在空氣中,<br>被感染也不會發燒、嘔吐,<br>但日子一久,孩子可能出現七大負面人格特徵:<br>驕傲、憤怒、妒嫉、懶散、暴食厭食、陷溺、貪婪,<br>從而影響一輩子的競爭力。<br><font color=#ffffbf>現象:千禧之子常見被溺愛兒童症候群。<br>這個病毒帶來的症狀,名叫被溺愛兒童症候群<br>(Pampered Child Syndrome),<br>感染源只附著在父母身上,<br>在1980年以後出生的孩子們,發病率尤高。<br>這已成為2000年以來全球兒童教育界最憂心的現象。<br><br></font><img src="http://yll.loxa.edu.tw/gificon/line/animal/animal_0001.gif" /></font><br><br><font color=#ffffbf><font color=#ffffff>卡拉(Carla Wagner),十七歲,美國佛羅里達州學生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cfae1>這一天,她用美國運通金卡消費了一杯龍舌蘭,<br>酒後,她駕著Audi A4揚長而去,撞到了一位女學生。<br></font>當法院打算以酒醉駕車以及傷害的罪名起訴她時,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她的父母問法官:「那麼,卡拉今年夏天<br>是不是還可以像往年一樣到巴黎度過夏天?」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這是2001年8月,美國《時代》雜誌封面故事<br>「Power Struggle, who's in charge here?」裡的<br>真實案例,該主題係探討美國小孩<br>被溺愛及父母企圖扭轉這個風氣的情況。<br><br></font>2005年10月,英國《泰晤士報》也刊出一篇專文:<br>「如何終結被溺愛兒童症候群?」<br>(How to end spoilt brat syndrome?),<br><font color=#ffffbf>文中提到一個案例:「她,只有十三歲,<br>已經有了第一次性經驗,用違禁藥品,自殺過一次,<br>每次離家出走都要好幾天才回去。」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<font color=#ffff40>你可能會認為,這個少女成長於暴力家庭,<br></font>事實不然,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<font color=#ffffbf>她的父母受良好的高等教育,總是細心呵護,<br>給她一切她所要的,讓她成為家中的「老大」!<br>這個女孩,正遭受「被溺愛兒童症候群」的侵襲!<br></font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cfae1>調查:三分之二父母承認孩子被寵壞不止英、美國,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ff>這股病毒也入侵了台灣。<br><br></font><img src="http://yll.loxa.edu.tw/gificon/line/animal/animal_0001.gif" /><br><br><font color=#ffffff>阿文(化名,編按:根據〈兒童及少年福利法〉,<br>兒童及少年未受適當之養育或照顧時,<br>媒體不得報導該兒童及少年之姓名),<br>基隆某國中三年級學生。<br><br></font>國小時,他很聰明,父母極度寵愛。<br>一次他欺負同學,老師請父母來學校。<br>他的父親,從BMW座車下來,就怒氣沖沖直奔找導師,<br>母親則穿著水藍色碎鑽小禮服,隨後跟來。<br><font color=#ffffbf>父親劈頭說:「我的兒子,我很了解!」<br><br>母親再說:「我家阿文很乖,<br>一定是有人激怒他,才會欺負人。」<br><br></font>阿文就這樣一直被護著進入國中。<br>國一時,阿文的學習狀況有了變化。<br>數學老師發現他連簡單的運算都不會,<br><font color=#ffff80>請父母來校了解狀況,導師說:<br>「也許他要去檢定一下智力…」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話還沒完,阿文父親拍桌:「你腦袋才有問題!」<br><br></font>升上國二,父母這時才意識事態越來越嚴重。<br>父母決定帶他去鑑定。<br><font color=#ffff80>鑑定結果出爐,醫生說:<br>「阿文是抗拒學習,而且懶惰,造成智力退化。」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夫妻倆回想著過去一味稱讚阿文的結果,<br>竟讓兒子變成這樣,<br>兩人愣在原地,久久不能言語。<br><br><img src="http://yll.loxa.edu.tw/gificon/line/animal/animal_0001.gif" />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ff><font color=#ffff40>過去,人們總高唱「給孩子的愛永遠不嫌多」。<br></font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但如今,過多的愛、不當的愛,卻讓孩子們失去競爭力,<br>甚至產生負向性格。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ff>以下六個數據,分別來自2001年哈佛大學的研究、<br>2001年CNN及《時代》雜誌聯合進行的民調、<br>2002年美國非營利公共意見 研究團體Public Agenda的調查: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<font color=#ffff00>一、</font>80%的人,都認為今天的孩子<br>比十年或十五年前被寵壞了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<font color=#ffff00>二、</font>三分之二的父母承認自己的孩子被寵壞了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40><font color=#ffff00>三、</font>75%的人認為,現在小孩比以前做更少的家事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<font color=#ffff00>四、</font>只有9%的成人認為,他們在公共場所<br>看到的孩子「對成人有所尊重」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<font color=#ffff00>五、</font>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師,因為「無法忍受」學生的行為,<br>認真的考慮離開教職,或他們知道有人因此離職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cfae1><font color=#ffff00>六、</font>也是最驚人的數據,1984年時,<br>孩童可以影響父母達五百億美元的消費。<br>到了2001年,這個數字達到三千億美元。<br><br><font color=#ffffff><font color=#ffffbf>更進一步推論,父母給孩子的物質享受,<br>比上一個世代整整成長了五倍!<br>(編按:這段期間兒童人口數僅成長15%)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這些數據共同指出一個現象: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40>孩子對父母的控制權越來越大,<br>但其被寵壞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。<br><br></font><img src="http://yll.loxa.edu.tw/gificon/line/animal/animal_0001.gif" />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40>五倍的愛,五倍的物質,孩子消化得了嗎?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病源:嬰兒潮後期出生的父母易溺愛子女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兒童心理學先驅、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.金德倫<br>(Dan Kindlon),以美國九所學校逾千戶家庭為樣本,<br>研究四至十九歲兒童行為與父母教養方式後,提出一份報告。<br>該報告指出,嬰兒潮後期陸續誕生(1955至1979年)的父母,<br>很容易變成溺愛的父母,他將其稱為「溺愛世代」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ff>原因有三:一、他們在物質上比上一代富裕;<br>二、孩子生得少;三、他們揚棄權威的教養方式。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<font color=#fcfae1>在溺愛世代的家庭,<br>美國的平均孩子數目已從四個變為兩個;<br>台灣每個家庭孩子數則僅1.18人,<br>他們的孩子享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愛。<br></font>而這一代的父母,過去都被權威方式管教,<br>因此他們質疑權威,如今他們選擇與兒女做朋友、<br>採取寬鬆的教養方式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這群溺愛世代生下的孩子們(1980年以後出生)<br>被稱為千禧之子Millennials,<br>被譽為「歷史上最偉大的一代」,<br>因為他們擁有最豐富的資源。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<font color=#ffff40>根據統計:<br>這群孩子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房間裡有個人電腦、<br>三成兒童及五成青少年房間裡有電話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他們讓父母或爺爺奶奶帶著到全世界旅行,<br>而且以前屬於大人的活動─出外用餐,現在變成全家人的事;<br>有90%的父親會進產房看孩子誕生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隨著家庭的收入越多,<br>他們到倫敦聽大笨鐘鐘聲、到巴黎塞納河乘船、<br>到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餵鴿子的機會就越高。<br><br></font><img src="http://yll.loxa.edu.tw/gificon/line/animal/animal_0001.gif" />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40>癥結:民主與溺愛,一線之隔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千禧之子,是歷史上得到父母最高注意力的兒童,<br>然而,越多的愛,越多的物質,<br>卻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副作用。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根據教育理論,<br><font color=#ffff40>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四種類型:民主、權威、溺愛、忽視,<br></font>此分類係根據父母付出的<br><font color=#ffff40>「溫暖、支持」,與「指導、要求」程度而有所區別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00>其中,民主型父母,是最佳管教方式,<br>他們既給孩子充分的「溫暖、支持」,<br>又給予適當的「指導、要求」,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40>孩子因而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與尊重,<br>同時發展出高度的自我接納與個人控制。<br></font>但一不小心,民主型可能就會變成溺愛型父母,<br>兩者常常只是一線之隔。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輔大兒童與家庭學所副教授陳富美指出,<br><font color=#fcfae1>若只是一味給予「溫暖、支持」,<br>卻未給予「適當的指導、要求」,<br>賦予過度的自由,將變成溺愛型父母,<br></font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ff>孩子無法制止本身負向、不合理的行為,<br>自我接納能力也低。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40>而溺愛型父母又可再分為兩類:放任,或過度保護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前者沒有為孩子設定規則,接受孩子所有的欲望和行為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後者則主動代替孩子解決問題,<br>沒有提供孩子嘗試錯誤的機會。<br><br><img src="http://yll.loxa.edu.tw/gificon/line/animal/animal_0001.gif" />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ff>台北現場:怕廁所不乾淨,菲傭陪伴上學鏡頭<br>轉到台北的大安社區。<br></font>八歲的Angela(化名),頭髮整齊的程度如同一把利劍削過。<br>她的父母常常出國,收入屬中上程度,<br>但因她是獨生女,從小備受寵愛。<br><font color=#ffffbf>平常她的打扮都是配套好的,<br>花色蘇格蘭裙,肯定搭配相稱的素色上衣,<br>襪子樣式絕不會搶走上衣的風采,腳踩的是ELLE童鞋,<br>連包包款式、該斜背、側背,都有講究。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cfae1><font color=#ffff80>她的人生被父母安排得十分完善,<br>連上廁所這件事也不例外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她就讀仁愛國小一年級時,<br>每週二中午,菲傭為她送便當。<br>只見菲傭迅速的跑進教室、放下便當,<br>牽著小Angela的手,兩人來到廁所前。<br>菲傭一間間敲開廁所的門,<br>「太暗、地上有水、馬桶上有黃漬」的都被淘汰。<br>如廁完後,菲傭幫她整理衣服,<br>接著把她拖到洗手台,用肥皂搓了兩分鐘之久。<br></font>小Angela的媽媽要求她:學校廁所不夠乾淨,<br>若想上大號,盡量忍住不要在學校上,免得「處理不好」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ff>但一年下來,她還是決定將女兒轉到廁所更乾淨的康橋國小。<br></font><br>逢年過節的時候,Angela的媽媽一定認真打點,<br>從接車的阿姨、司機、到外籍課程老師、導師等十幾人,<br>都送上高檔禮品。<br><font color=#ffffbf>因為這些錢可保證她的女兒坐上校車最好的座位;<br>一旦在校有任何異常,老師總是第一時間回報、<br>聯絡簿的留言也總比別人多得多。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房間有人掃、上廁所有人伺候、出門有人接送,<br>Angela能做什麼呢?<br>常常,她讓自己變成一座雕像,不發一語。<br><font color=#ffff40>她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,已經完全被剝奪了。<br><br></font><img src="http://yll.loxa.edu.tw/gificon/line/animal/animal_0001.gif" /><br></font><br><font color=#ffff40>大陸現場:兒子打媽媽巴掌說「雞腿是我的!」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ff>不只台北,在上海的地鐵車站裡,有很多「地鐵父母」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<font color=#fcfae1>上海的地鐵有三層,最底層是搭車處。<br></font>這天,一位爸爸在車站外買早點,他拿著手機,<br>氣急敗壞對著另一頭的太太說:「叫你先去排隊買票啊!<br>上什麼廁所?萬一兒子來不及怎麼辦?」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說著邊掏錢、邊罵、邊揮手叫兒子先去月台等。<br>原來,上海父母為了讓寶貝兒女省時間,<br>夫妻兩人分工合作,一人買早點,一人買票,<br>好讓孩子不用浪費時間,多個十分鐘看書。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40>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也曾說過一個小故事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他第一次回老家祭祖時,包了一輛計程車。<br>當天,郭台銘趕夜車,從山西南部夜渡黃河。<br>晚上十點多,月光瀉了一地,<br>司機跟郭台銘坐在黃河邊聊天,聊啊聊啊,<br>司機先生竟哭出來了。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原來,這司機每天賺了錢,只吃兩個饅頭、兩根蔥,<br>但為了孩子,他一定會買根雞腿回去給兒子吃。<br>有一次,他生病了,妻子把兒子的雞腿給他吃,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兒子竟然打妻子一巴掌說:<br>「這雞腿是我的,為什麼要給爸爸吃?」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40>郭台銘感嘆:小孩一直以為雞腿是他的,<br>連他爸爸生病了,也不讓步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這種小孩沒有感恩心,只曉得占有,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不曉得失去的滋味。<br><br><img src="http://yll.loxa.edu.tw/gificon/line/animal/animal_0001.gif" /><br></font><br><font color=#ffffff>美國現場:餐廳拒收失控的小孩進門。<br>放任的溺愛型父母也很多。<br></font>在紐約長島,有間名為「船塢」的餐廳,<br>門口就曾掛了牌子寫著:<br><font color=#ffffbf>「如果你不能好好控制你的孩子,請你們不要進來用餐」<br></font><br><font color=#ffff40>餐廳的規定則是:「No checks, no credit cards,<br>no cell phones, take screaming children outside. 」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(不收支票、不收信用卡、不能在裡面打行動電話,<br>把會尖叫的小孩帶出去)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ff>另一個主角Dorothy(化名),<br>則出現在台北市中心的快樂瑪莉安美語幼稚園。<br></font>六歲的Dorothy活在母親對她百依百順的羽翼下,<br>在學校,只要別人不合她的意,她就用尖叫、大吼抗議,<br>母親對她束手無策。<br><font color=#ffffbf>每天,她帶著家裡的高級糖果,從私家轎車下車,<br>略仰著頭慢慢走進學校,她袋裡的糖「叮咚叮咚」碰撞發響,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「各位同學,我今天帶來的是摩洛哥可可巧克力糖。」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接著,她將糖一顆顆放在同學掌心上,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「你,哼!沒有!」只見她跟一個男孩說。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40>因為昨天這位小男生拉了她的辮子,今天必須接受懲罰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Dorothy在學校,就像「蜂后」一般,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懂得利用物質發號施令。<br><br><img src="http://yll.loxa.edu.tw/gificon/line/animal/animal_0001.gif" /><br></font><br><font color=#ffff00>高雄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周文君分析,<br>孩子在社會互動中,最需要的就是<br>「妥協、分享、互動」三種特質,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40>被溺愛的孩子,容易喪失學習這些特質和演練的機會,<br>就容易自我中心。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幼稚園,是社會情境的第一關,<br>被溺愛的孩子因為不具上述三種特質,<br>容易與同儕出現爭執,隨著時間長大,<br>在人際交往上就會產生挫折感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這個挫折感緊接著會帶來焦慮、憂鬱、拒學,<br>然後產生更多的情緒問題,甚至出現自殺、攻擊性的行為。<br><br></font>此外,被放任的孩子,由於將「獲得東西」視為理所當然,<br><font color=#ffffff>通病就是「等不得」,當「無法獲得」的情境出現,<br>就容易出現犯罪行為。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00>忠告:「易開罐的愛」只會害了孩子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40>然而,溺愛的問題不在於愛多、愛少,而在於</font><font color=#ffff00>「<font color=#ffff00>怎麼愛</font>」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愛的方法正確,孩子的行為加乘;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愛的方法不正確,錯誤的行為也更嚴重。<br><br><img src="http://yll.loxa.edu.tw/gificon/line/animal/animal_0001.gif" />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ff>這樣的狀況你應該不陌生,或者,你應該見過:<br></font>全家吃飯時,父母因為愛孩子,<br>總是主動幫孩子夾菜,將最好的菜留給孩子,<br>等到孩子吃不下,父母才吃下剩餘的菜。<br><font color=#ffffbf>久而久之,孩子理所當然以為,<br>「我本來就該吃最好吃的菜」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有一天,當他看到愛吃的食物,<br>問也不問,一口氣全盤吃光,不管其他人是否取用時,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40>你才發現,原來你的愛給錯了方式!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00>周文君分析,成功的愛,孩子不僅感受到父母的用心,<br>還會回頭反問母親要不要吃一口,而不是全部吃完。<br>這樣的愛,就沒有多餘的問題。<br></font><br><font color=#ffff40>美國權威心理學家、哈佛大學教授羅伯.寇爾斯<br>(Robert Coles)曾對富家子弟進行研究,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他指出這些孩子的問題:「儘管擁有財富及特權,<br>可是他們依然不快樂、不滿足。」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所有的錢財、玩具、旅遊,全都不請自來。<br></font>他們已擁有許多,還想更多,得到後卻沒有很大的滿足感,<br>只是生出更多的欲望。<br>在這表象之下,充滿著糾結不去的無用感。<br><font color=#ffffff>同樣的,因為不虞匱乏,千禧之子<br>也失去努力的動機、生命的熱忱。<br><br></font>也如同美國心理學教授索羅門.史奇莫<br>(Solomon Schimmel)形容希臘諸神,<br>後來為何變成易怒的一群:<br><font color=#ffffbf>「正因為他們要什麼有什麼,<br>有任何願望可以馬上實現,就變得不再有希望。」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希望,是建立在有未實現的理想、<br>有需要花費力氣才能滿足的需要上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40>由於不需要希望而失去希望,神也會變得煩躁。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00>愛孩子,就別讓你的愛,變成「易開罐的愛」: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40>廉價、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易開、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隨取</font>隨有<font color=#ffffff>。<br><br></font><font color=#ffff00>收</font><font color=#ffff40>回</font><font color=#ffff80>你的</font><font color=#ffffbf>一隻</font>手</font><font color=#ffffff>吧! </font>
<p align=center><font color=#347d7e><img border=0 src="http://c-photo.i-part.com.tw/n1v1/3/7/0/7/1607073/photo/book88/123467555036t.gif" /> </font>
<p align=center><a href="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bonnie-ai"><font color=#c080ff size=4>§逸荻§</font></a></p>
<p align=center><font color=#347d7e><a href="http://s756.photobucket.com/albums/xx204/piano324/flower2/?action=view&amp;current=techo6.jpg" target=_blank><img border=0 alt="""Photobucket""" src="http://i756.photobucket.com/albums/xx204/piano324/flower2/techo6.jpg" /></a></font></p>
</font></font></span></font></span></td></tr></tr></tr></tbody></table></div></div></td></tr></tbody></table></div></td></tr></tbody></table></div></td></tr></tbody></table></div></td></tr></tbody></table></div></td></tr></tbody></table></div></td></tr></tbody></table></div>
<div align=center><font color=#347d7e></font></div></td></tr></tbody></table></div>
<div align=center>
<table align=center>
<tbody></tbody></table></div>
<div align=center></div>
<div align=center>
<table align=center>
<tbody></tbody></table></div>
<div align=center></div>
<div align=center>
<div align=center>
<table align=center>
<tbody></tbody></table>
<p align=center><a href="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bonnie-ai/profile"><strong><img src="http://mail.fhjh.tn.edu.tw/~cc0406/20120220.gif" /></strong></a>
<div align=center>&nbsp;</div>
<div align=center>&nbsp;</div>
<div align=center>&nbsp;</div>
<div align=center>&nbsp;</div>

 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